“做这个项目,我觉得要创新表达方式,注重结合新媒体,创新形式,扩大影响,填补空白,才能在推进过程中做到更加全面完善。”6月25日下午,我校水上会议室,常州市社科联主席陈满林在《常州历史地名大辞典》编撰专家意见征询会上郑重地提出自己对于这一项目的看法和意见。薛国屏、马永立、王继如、王华宝、程杰等国内知名历史文化地理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薛峰、邵志强、薛焕炳、张戬炜、虞建安等市内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领导、专家,共同围绕《常州历史地名大辞典》的编撰事宜进行了研讨。校领导张力航、李文虎、周兰珍、张红出席会议。
校党委书记张力航向各位专家学者介绍了我校的发展情况,对社会各界给予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该项目的启动是一件极其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对于常州工学院乃至常州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学校将承担好工作,发挥好影响,为项目的顺利完成贡献一份力量。
常州市社科联主席陈满林在致辞中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和我校领导对于常州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大力支持,同时针对项目进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要高度负责,在态度上做到高度重视;要创新形式,结合利用新媒体创新表达形式,扩大影响、填补空白;要注重宣传和报道,把项目的整体影响力扩大出去,在社会上引起关注。
常州研究中心主任马树杉介绍了常州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项目的概况。
会上,针对常州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项目和《常州历史地名大辞典》编撰在立意、内容、结构、进程等相关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如何保证并提升项目和词典的学术水准和应用价值等方面问题,大家一起畅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多位专家学者建议把仍在使用中的地名也加入到本项目的研究中来;针对跟名人等有关联的地名,专家们建议结合名人轶事详细对地名进行解释说明,让该地名更具地方特色;大家认为《常州历史地名大辞典》的定位应该是集学术性、文化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工具类书籍,一定要讲求质量。
“常州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项目是常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软件工程重点项目,项目由常州地名历史文化研究与体现最新成果的《常州历史地名大辞典》两部分组成。前者着重于系统全面的搜集有关常州地名的文献,结合常州的现状进行科学分类,并研究地名命名依据、历代变迁、文化名人、相关事件等各种文化信息;后者则按照工具书的要求,设计创新性的体例,用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编撰一部信息量大、学术性强、检索方便并全面反映常州历史文化特征的大型词典。